11月22日——2019年“世界針灸日”來臨之際,世界針聯在北京隆重召開了“中醫針灸”入選人類非遺名錄九周年系列活動——針灸國際發展論壇。...
《CRI會客廳》主持人郭丹將邀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學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陳平教授一起,展示江門市文化遺產與華僑文化兩張得天獨厚的城市文化品牌,...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更好傳承和發揚國家傳統武術梅花拳,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全民健身條例》,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性代表人張西嶺先生提儀,邢...
“地理標志”,在我國通常稱為“土特產”,一直以來被世界各國視為國家戰略。“非遺類地理標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地理標志事業發展的必然產物。推進我國非遺類地理標志建...
傳承·傳播·傳遞 傳承非遺文化,傳播禮樂生活,傳遞文化創新價值。 在這金秋時節,我們聚集在優美的德國小鎮-安亭新鎮,一起見證一個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命力”而踐行“...
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玉文化,自翡翠傳入,國人對翡翠的迷戀,把玉文化推到頂峰。翡翠的綠色體現著中華民族和平、奮發、自強不息的精神,綠色又是大自然的主色調,象征...
從 2002 年起,我幫助文化部起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總體規劃》,開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傳承人產生濃厚興趣。...
非遺項目通常以非遺傳承人為創造主體,其傳播多靠耳傳口授。當“非遺人”偏愛研發創新,非遺項目傳播力度、廣度有限時,怎么辦?...
記者3日從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獲悉,日前西藏自治區官方下達相關批復,同意將該廳上報的172名傳承人認定為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以下簡...
品一口清潤解渴的梨膏露、賞一出栩栩如生的木偶戲、繡一幅纖巧秀美的竹柄團扇……即將開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除了最新最炫的高科技,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老字...
北京農業用地面積逐年縮水,農業產量逐年下降,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增長點,作為首善之區,特別是作為六朝古都的北京,它的第一產業是否已經走到了盡頭?...
“傳承二字,就是有人傳下去、有人承接著,小到人對人、一杯酒,大到一代人對一代人、一種文脈、一種信仰。非遺的傳承就是愛國的一種方式,就是愛自己的民族,愛這個國家最...
面具藝術是一種全球性的文化,也是人類歷史上十分悠久且重要的文化類型。我國的面具文化不僅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而且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異彩紛呈,獨具特色。西南民族地...
一把剪刀,一張彩紙,構成了孩子們的歡樂世界。他們在紙上剪出各式各樣的圖案,有活靈活現的公雞、栩栩如生的蓮蓬、帶花紋的茶杯等等。...
場內新品首發忙不停,場外非遺、老字號舉行“大聯歡”,第二屆進博會將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老字號的一場嘉年華。...
10月17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將在成都舉行。國際論壇作為非遺節的重要品牌活動,自2007年舉辦以來先后發表了《成都綱領》《成都展望》等眾多非遺保...
10月12日,2019女書文化旅游周開幕式暨首屆女書文化高峰論壇在長沙新華聯銅官窯古鎮啟幕。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擴大女書文化的影響力,提升女書國家級湖湘非遺文化品牌,展示...
一把剪刀上下翻飛,一張彩紙千變萬化。9月28日在2019金鳳區首屆非遺創意節活動現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伏兆娥,向活動主辦方寧夏銀川市金鳳區人民政府贈送...
第八屆山東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于9月19日至23日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9月13日,“風從海上來——非遺傳承與現代設計作品展” 在丹麥國家歷史博物館開幕。展覽收錄了上海美術學院師生在傳統手工藝方面的實踐探索,也記錄著近年來中國非遺傳承人...
來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消息,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以下簡稱“非遺節”)將于2019年10月17日至10月22日在成都舉行。...
木板大鼓的聲音,王銀杰老人用地道的滄州方言,開始了他木板大鼓“賈寶玉夜探瀟湘館”的演出。此次演出是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百花洲公園的駐場演出,臺底下站著坐著的都是或...
從原生程度看,藝術可分為兩個大類:一類是人類在歷史上創造并以活態形式原汁原味傳承至今的民間草根藝術;一類是在民間藝術的基礎上改造加工或是由藝術家自己創作出來的文...
近期,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非遺保護啟示錄》公開發售。該書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苑利傾力奉獻。它的出版為中國非遺研究領域驅走了冬的迷茫,帶來了...
9月10至9月11日,2019“‘一帶一路’國際地學合作與礦業投資論壇暨上海合作組織地質青年實踐交流營”在陜西西安召開。本次論壇是在“歐亞經濟論壇”框架下,由自然資源部中...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將于10月17日至10月22日在成都舉行。記者10日從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本屆非遺節首次嘗試“非遺+文旅”,并且注重推動“非遺IP化”,創...
9月6日至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藝術司,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濟南市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在濟南市舉辦。...
9月6日下午,濟南五龍潭公園里絲竹聲聲,薈萃八方唱腔,來自天南地北、地方特色濃厚的非遺曲藝在濟南泉邊唱響,拉開了曲藝周進社區的序幕。...
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6日晚在山東省會大劇院正式啟動,山東大鼓《鼓曲新韻》、四川評書《鍘包勉》、蘇州彈詞《林沖踏雪》等11個曲藝節目精彩亮相,展示了當前全國非遺曲藝的...
3日,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甘肅省僑辦承辦的“2019海外紅燭故鄉行——甘肅非遺文化之旅”在蘭州開班,來自泰國、德國、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的15名華校校長、校董將體...
8月29日晚,湖北秭歸縣屈原鎮五指山腳下的北峰村燈火通明,鑼鼓喧闐,一場原汁原味的非遺文化展演正在舉行。...
8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對外發布關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在雨花區紅星商圈繁華的杉木沖東路上,有一座特殊的場館,這里有寶慶瓷刻、湘繡、蠟染、瀏陽夏布等300多個非遺項目,現場還可欣賞長沙彈詞等民俗表演。...
全國政協第六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29日在京舉行。圍繞“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戲曲繁榮發展”主題,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有關負責同志通報相關情況。委...
湖南長沙雨花非遺館愛蓮女書學堂里,來自巴基斯坦的江季,在女書傳人、湖南省非遺文化傳承保護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愛蓮的指導下,用女書寫下“中國”和“巴基斯坦”。“漢字...
2009年5月,鎮江揚劇(金派)國家級傳承人姚恭林和筱榮貴、古琴藝術“梅庵派”傳承人劉善教、秦淮燈彩傳承人陳柏華、缸酒傳統釀造技藝傳承人許朝中等5人,入圍第三批國家級...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教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關向偉老師站在了講臺上,通過視頻播放和技藝操作,講解“沈陽關氏傳統鋦瓷技藝”。...
這幾天,云南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門口鼓聲震天,千人民族鼓舞表演,渲染著熱烈的文化氛圍,紅色巨幅顯示屏滾動播放“2019創意云南”字樣,使人們強烈感受到創意云南2019文化產...
2019年8月6日,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趕秋”即將舉行之際,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推遺話彩”脫貧推普攻堅大學生服務團隊來到國家首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花垣縣開...
2019年8月8日,由北京工美集團主辦,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協辦的“中俄建交70周年走進非遺景泰藍”——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論壇在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舉行。...
由中國文聯戲劇藝術中心、山東省戲劇家協會、濱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博興縣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博興非遺(稀有)劇種小戲展演于2019年8月7日下午在山東...
2019年7月24日至26日,全球授權展 中國站(以下簡稱2019 LEC)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4.1號館舉辦。此次 LEC授權展聚集了200家優質展商參展,覆蓋了動漫形象、影視、文博藝...
28日,福州、北京、廣州等33個城市代表在福州就保護文化遺產達成一系列共識,并發表《福州宣言》,提出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統籌兼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經...
7月16日,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和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約會天才媽媽—你好畢加索公益之夜”活動在北京舉辦。十多位來自“媽媽制造”項目不同非遺手工藝合作...
2019年7月2日8時30分,我國首位文物保存科學博士、著名文物保護專家、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長李最雄先生在蘭州病逝,享年78歲。...
在此次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元素成為一大亮點: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和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會上先后通過審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5處,...
7月8日下午,記者從明府城發展服務中心得知,即日起至10月7日,來自全國15個省和地區的扶貧工坊特色產品將會在百花洲陸續展銷。同時,還會舉行四川、湖南、河北等地特色文...
自1985年中國正式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以來,中國世界遺產保護工作已走過30多年。在民間,申報世界遺產工作被親切地稱為“申遺”,就好...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將于8月8日至10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舉行。...
“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精品展”5日晚在德國柏林中國文化中心開幕,中國刺繡藝術之美深深打動當地觀眾。...